>>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公安消防官兵“黄金72小时”震区救援纪实
公安消防官兵“黄金72小时”震区救援纪实
更新时间:2013-04-26 11:54:58
一切竟是如此巧合!
“4·20”芦山地震发生前一天,四川公安消防总队刚刚结束一次代号为“闪电-A”的地震救援跨区域演练。20日上午,这支未得到充分休整的队伍就直接开赴灾区,又一次投身发生在天府大地的强烈地震的救援中。
芦山地震发生以来,参加救援工作的2000多名公安消防官兵义无反顾地冲在第一线。在抢救生命的“黄金72小时”里,橘红色的身影一次次出现在废墟上,生命的希望一次次被点亮。
闪电反应:地震5分钟后的现场施救
4月20日8时02分,7级强震袭来。被称为“汉魂”和“汉代文物之乡”的四川芦山县,无数房屋损毁、倒塌,沉重的砖瓦混凝土之下,被困的生命亟待救援。
8时07分,芦山县消防大队官兵就出现在县城金花路附近一座垮塌的二层楼房边,对被埋压的一名小孩和一名孕妇展开救援。约4个小时后,他们先后获救,孕妇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产下一婴儿,母子平安。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立即启动跨区域地震救援应急预案,全省消防部队进入一级战备。总队第一时间调集力量赶赴现场,增援力量随后陆续跟进。
从芦山县城主城区,到龙门、太平、双石、宝盛、清仁、大川、思延等受灾严重的乡镇,一队队身穿橘红色制服的消防官兵奋战在撕裂的楼群旁、垮塌的废墟上、崩裂的山体下,克服重重困难,在灾区展开生命大救援。
双石镇双河村62岁的妇女杨大玉不会忘记,自己在地震中由于腿脚不便被困在受损严重的家中,消防官兵得知后第一时间冲进来把她背到镇政府所在地,并为她送上了热饭。
宝盛乡玉溪村400余名被困群众不会忘记,在被消防官兵营救撤离的途中,巨大的石块不时滚落,救援官兵一直走在最外围,用身体护卫他们的安全。
芦山县城的人们不会忘记,震后县城生活用水紧缺,消防官兵利用消防车为他们送来“救命水”,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为了在“黄金72小时”里救出更多被困群众,参战的公安消防官兵激战昼夜,与时间赛跑,与疲劳抗争,与死神搏斗。
为了尽早进入道路中断的灾区,救援官兵把车载的专业救援设备分配到每名队员身上,使用爬行攀登、踩肩配合的方式,在绝壁悬崖上开辟道路。
消防战士们说,夜晚很冷、余震很多、路途很长、装备很重,但他们顾不得这些,心里想的只是救人。
攻坚克难:水陆并进的“孤岛”救援
水停了、电没了、路断了、通讯信号没了……与芦山相邻的宝兴县在震后一度成为“救援孤岛”。
4月20日晚,按照公安部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想尽一切办法,连夜挺进受灾严重的宝兴县”的命令,四川消防部队全力向宝兴挺进。
在道路全部中断的情况下,消防官兵陆路、水路并进,或徒步翻越塌方、掩埋路段,或驾驶冲锋舟直击险滩,昼夜兼程赶往宝兴:
阿坝州公安消防部队的救援力量于20日19时40分左右抵达宝兴县,成为第一支挺进宝兴县灾区的跨区域救援力量;
甘孜消防支队救援队徒步翻越陡峭大山,冒着飞石和滑坡等危险行进,于21日2时40分左右到达灵关镇,随后前往10公里外的大沟村进行救援;
广安消防支队组成“党员先锋队”徒步赶赴重灾区明礼乡;来自四川巴中、达州、攀枝花的3支消防救援队、约120名官兵携带生命探测仪、液压破拆工具组等装备乘坐冲锋舟挺进“孤岛”;由凉山消防官兵组成的另一支地震应急轻型救援队,经过一夜的艰难步行,到达宝兴县灵关镇,展开搜救……
到21日16时,公安消防部队共有14支救援队伍622名官兵在宝兴开展救援,实现了救援力量对宝兴所有受灾区域的全覆盖。
穆坪镇、五龙乡、明礼乡、陇东镇、永富乡……在公安消防官兵的努力下,宝兴受灾区域内被困人员陆续得到解救,群众得到转移。
为确保受灾群众安全和生活,在完成第一阶段搜救工作后,消防官兵又展开一轮轮的“地毯式搜索”,并迅速为受灾群众搭建帐篷。
“我也是雅安人,即使是临时避难所,我们也要把它建得像个温馨的大家庭!”在宝兴县的安置点,救援官兵石晓龙一边收拾生活垃圾一边对记者说。
石晓龙说,他非常喜欢这身橘红色的抢险服,平时生怕脏了。但此时,他身上的抢险服早已被泥灰和汗水浸染得没了样儿。“这种时候,衣服上有汗、有泥,才配穿在身上!”石晓龙说。
专业科学:训练有素的援救力量
“汪、汪、汪……”20日晚,成都消防官兵携带的搜救犬“天府”在搜救过程中,停在一棵倒下的大树边叫了起来。
“可能有生命迹象,立即用雷达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测。”现场指挥长说。
“确认有生命迹象,立即进行抢救。”消防官兵和空军官兵立即对表层的树枝进行清理。
“有衣服碎片!有衣服碎片!”不久,消防官兵成功从大树下救出一名生命垂危的孕妇。
对于执行搜救任务的公安消防官兵来说,这样的搜救程序再熟悉不过。地震发生以来,正是在这种一次次重复的程序中,灾区一个个被困生命得到援救。
亲身经历过汶川地震救援的公安部消防局高级工程师何宁说:“公安消防部队有一套完善的地震救援专业训练体系,救援人员必须参加生命搜索、建筑物破拆、顶撑固定、高空救援、狭小空间救援、绳索救援等日常训练。”
对于消防官兵来说,可谓“养兵千日,用兵千日”。何宁介绍,公安消防部队每年参加数十万起危险化学品泄漏、建筑物倒塌、交通事故、地震及次生灾害、群众遇险求助等抢险救援战斗,可以说,天天在战斗、时时在救援。
“遇到灾害事故,老百姓最先想到的是消防部队,消防救援已成为政府救灾、群众求助的第一选择。”何宁说。
首战出击,不辱使命。凭借顽强奋斗、有效指挥、科学专业的救援,截至23日8时,四川消防部队共搜救遇险被困人员165人,其中生还150人,转移和疏散群众6976人。
抗震救灾还在继续,橘红色的身影依然闪亮在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