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本
诚信为本

农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0-01-14 00:00:00

  1、农村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由于居民居住分散、村民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缺乏一定的防火、灭火知识,因此火灾频发。

  2、农村房屋耐火等级低,70%的农村房屋的梁、椽子、檩条、门窗、隔墙都是木材的砖木结构,因此造成农村房屋耐火等级极低,一旦遇到外来火源极易蔓延成灾,后果严重。

  3、农村用电管理不规范。虽然全县大部分农村已经完成农用电网改造,但是仍然有部分村民家电源线路老化,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电源接头较多、接头松动,电线接触不良等现象时有发生。

  4、农村用火随意。农村大部分青壮年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和小孩,其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基本的防火常识。

  5、村民大都以以农作物秸秆、柴、草等为生活燃料,部分村民在自己家的屋檐下堆满生活用的干柴草,堆放柴草的地方离住房大近。特别是处在冬季,由于柴草堆放不合理,加之小孩乱燃乱放烟花爆竹,极易引起火灾。

  据成都消防工程了解,大多数乡镇没有消防组织,即使少数乡镇成立了防火安全委员会,也是形同虚设,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无”:即无固定办公场所、无专业专职人员、无业务经费、无组织活动。担任防火安全委员会领导职务的乡(镇)长更是忙于应对多种繁杂事务,消防工作没有提到应有的位置。作为具体实施消防监督管理行为的基层派出所,受警力有限等限制,工作重点也主要放在查处案件、调处纠纷等治安管理方面,难以落实具有较强群众性、经常性和技术性的消防工作,消防监督检查一般限于企事业单位,对农户检查较少。目前,滨海县农村专兼职消防组织基本处于刚刚建立状态,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对农村火灾的扑救只能依赖消防大队,但消防大队距离有些乡镇较远,非常不利于火灾的及时扑救。

  目前,一是防火安全责任书没有签到基层村组织,未得到较好的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不能得到有效贯彻;二是未能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制定包括防火灭火常识的村规民约、防火安全公约和其他有关消防安全的管理制度,难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查自改的自觉行为。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尽管村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现今大多农村村民还习惯于烧柴火来解决“吃”的问题,灶间柴草等易燃物到处都是,餐毕也没有及时清理余火,带火星的碳灰随处洒落、随处乱倒现象也十分严重。有液化灶的家庭,只知使用,如何预防液化气火灾的安全常识根本不知道,很多家庭甚至将液化气瓶靠近灶台明火使用,极易引发火险。

  成都消防工程,是从事成都消防施工、成都消防整改、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消防设施工程设计专项甲级的企业。公司拥有一支团结协作、素质过硬、技术一流、敢打硬仗的员工队伍,现有技术管理人员50多人、项目经理29人、技术工人130多人。工种配套,技术精干,业绩辉煌。熟悉消防报批程序,完成大型商场等各类建筑消防设计百余次,消防报批均一次通过!

在线客服